2005年10月17日 星期一

電子童書的指涉範疇及其對傳統童書的挑戰和教育價值

※ 本文原載靜宜大學文學院、台灣省兒童文學協會 第一屆兒童文學國際會議論文集 (1998.5.30~31)頁334~343;
後又被轉載於 出版界 第56期(1999.1.15)頁42~48;復又被收錄於劉鳳蕊主編的 擺盪在感性與理性之間,兒童文學論述選集1988~1998(台北:幼獅,2000),頁257~280。 
東師語教系90學年度開設「故事讀寫」學程,於91學年度上學期開授「電子書導賞」,下學期開授「電子書腳本設計」,筆者予重新補正,
93學年度下學期「故事讀寫」學程籌開學術研討會,筆者又再予補訂,此文即是最新增補訂正版(2005年4月)。

摘 要

電腦多媒體與網路技術的成熟,帶來電子出版的熱潮。對傳統印刷童書來說,童書出版電子化,絕不只是意謂出版形式的改變而已,它同時意謂創作與閱讀型態的改變。本論文即從出版、創作、閱讀三方面, 論述電子童書給傳統童書帶來哪些挑戰,以及它具有哪些較特別的教育價值。
電子童書帶來的挑戰,在出版方面有:書的傳統形式解體、書的內容多媒化、書的內容與遊戲和學習相結合、書能與讀者產生互動。在創作方面,則作家獨尊地位喪失;創作表達途徑多元化。在閱讀方面,則讀者的自主權增加,而且可以讓讀者進行學習化的閱讀。
在教育價值方面,除了給教師增加許多可用的教學資源外,對兒童更有:促進「右腦革命」、滿足多元閱讀探索需求、增進邏輯思考能力、幫助改變傳統學習型態等等的功能。


關鍵詞:電子書、電子童書、電子出版、電子童書教育價值





壹、前 言
傳統以印刷為主的圖書出版方式,在二十世紀七○年代個人電腦(PC)問世以後,逐漸受到挑戰。特別是在八○年代後期,電腦多媒體技術成熟後,電子出版(electronic publishing)一時成為熱潮。九○年代電腦又與通訊網路技術相結合,更使得電腦如虎添翼,成為資訊傳播的巨人。童書出版一向就比較重視視覺效果,此一多媒體網路新科技,正逐漸帶引童書出版進入另一新紀元。對傳統童書來說,童書出版電子化,絕不只是意謂出版形態的改變而已。它同時意謂創作與閱讀形態的改變。這些改變在在對兒童文學的未來發展,具有革命性的影響。一方面是傳統兒童文學受到顛覆,一方面是它催生新的「電子兒童文學」,擴展了兒童文學的新領域。目前兒童文學界對這方面的問題論述並不多。本論文即擬從出版、創作、閱讀的層面,來論述電子童書對傳統童書引生哪些革命性的挑戰,以及這一新興類型電子童書具有哪些值得重視的教育價值。至於所謂的挑戰,筆者指的是對某一事物的存在或運作方式,有促使它產生瓦解或改變的威脅。

貳、電子童書的特色與類型
所謂電子書,其實是英文Electronic Books的簡稱,它是一種以電子媒體(electronic media)為媒介的出版物。電腦未普及前,電子媒體一般都是指廣播和電視,現在則包括電腦。目前報章雜誌所用「電子書」一詞,乃是專指以電腦電子媒體為媒介的出版物,不包括錄影帶、錄音帶。本論文所指電子書也是採取此種定義。這種以電腦電子媒體為媒介的電子出版,與傳統圖書以印刷為媒介完全不同。電子出版促使出版進入非紙張、無須印刷加工的新時代。它的各種訊息資料都是以數據化的方式儲存,也因此電子出版有人也把它稱為數位出版。就電子書來說,有關資料的儲存、讀取、顯示,都需透過電子媒介來運作,要進行閱讀時則須藉助電腦終端機或其他放映器或閱讀機。至於電子書這樣的東西,之所以還可以稱之為「書」,最主要是它仍然保有書的內涵,而且比傳統書的內涵更豐富。如果電子書的內容以兒童為主要訴求對象,則此類電子書即稱之為電子童書。
如果電子書只是把傳統圖書的文圖轉換到電腦展現而已,則充其量只是電子翻頁書,對傳統圖書事實上構不成多大的挑戰性。電子書之所以對傳統圖書具有顛覆性的挑戰,主要就是它能以多種媒體同時展現或選擇展現。這種包含多種媒體訊息,能以多種媒體同時展現的電子書,就是所謂的多媒體電子書。而多媒體電子書的展現,必須藉助高性能多媒體電腦及相搭配的放映設備才行。多媒體電腦技術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才臻於成熟,這也是上世紀九○年代電子出版才趨向熱絡的原因。大體上,九○年代出版的電子書,幾乎無一不是多媒體電子書。在這種情況下,一般所謂電子書指的就是多媒體電子書,而不必再特別加上「多媒體」的字眼。這是我們在討論電子書或電子童書時,必須有的認識。
然而多媒體(multimedia)究竟何所指?在字義上,它是指兩種以上媒體的結合。此一辭彙早在電腦普及前就已存在。電腦資訊業界,直到一九八六年以後,才開始使用,並逐漸演變成為資訊業界的專有名詞,象徵電腦技術發展的一個新階段。本論文使用多媒體一詞,不用說是採資訊業界的用法。然而不同的人,常用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多媒體,因而多媒體的各家定義並不一致(註一)。本論文偏向借用「教育工學」月刊(Educational Technology)客座編輯(Guest Editor)賈耶斯基教授(Diane M.Gayeski)的界說。她的定義是:「多媒體是一種由電腦驅動的互動溝通系統,它對文字、圖形和聲音的資訊網進行製作、儲存、傳遞和檢索。」(Multimedia is a class of computer-driven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systems which create, store, transmit, and retrieve textual, graphic, and, auditory networks of information)(註二)。
不管每個人所持的多媒體定義如何,總的來說,多媒體提供一個多感官的資訊環境(A multisensory information environment),整合兩種以上的傳播媒體,能夠由電腦的用使用者來控制和操作。它牽涉到製作(Create)、儲存(Store)和放映平台(Delivery platforms)等的技術問題。
再者,儘管電腦對於處理訊息有強大威力,可是如果不能將此些訊息彼此自由傳輸,電腦的威力仍然有它的局限性。電腦數位化多媒體資訊的傳輸,美國原只限於軍事與學術用途,一九九一年起開放民營,從而帶動電腦與通訊科技結合,開啟所謂網路數位資訊時代的到來。電腦也才逐漸彰顯它全面影響人類社會的威力,屬文化傳播事業一環的出版業,也開始掀起真正的電子出版革命。
電腦網路多媒體數位資訊傳輸,涉及兩個較重大的技術問題,一是訊息收發解讀問題,一是訊息傳輸速度與量的問題。訊息的收發、解讀,由於「超文本標記語言」(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簡稱HTML)的制定以及瀏覽器(browser)被發展出來,而獲得解決。傳輸速度與量的問題,較高難度的是有時間連續性,諸如聲音與動態影像之類訊息的傳輸。這方面有一些是需要改善設備(如網線頻寬),有一部份是以壓縮的技術來加以解決。大體上來說,目前多媒體網路技術,都已進入成熟的應用階段。而也是因為成熟,無固定載體的新類型網路電子童書才有發展的可能。(註三)
總之,多媒體與網路技術,使得電子出版展現無限的魅力與威力。而電子童書也拜這兩項技術所賜,發展出多采多姿的面貌。
現階段的電子童書出版,由於迄今電腦系統和放映平台,各廠商尚未能達成統合的協議,因此同一電子童書,常須發行不同規格的版本,在電子書封套上常見有CD-I,CD-ROM(MPC),或WIN/MAC等不同的字眼,這些都是為了適應不同放映平台和電腦作業系統的需要所作的區隔標示,其實放映出來的內容並無不同。這些不同規格形式的版本,就像過去的錄影帶有VHS和β兩種版本一樣。如此的版本區隔,並無用作為電子童書分類指標的價值。在發行版本上,電子童書對傳統童書較有區隔對比意義,也對整體兒童文學發展有影響的,筆者把它分為兩大類型,即是有固定載體的離線載體版(包括各式光碟片和燒固在硬體上的積體電路(IC)版),和無固定載體的線上網路版。這兩種類型的電子書,都要透過電腦終端機來閱讀。在1998年以後則另有一種電子書媒介(e-book media)-閱讀機(Reader)或手平盤機(hand-held slates),陸續被開發出來,諸如星鑽公司(Gemstar)的REB1100和REB1200,富蘭克林的電子書人 (eBookMan)以及微軟的我的朋友(Microsoft IPM-NET My friend),可說是第三種類型,擺脫電腦終端機。本論文即是以此三種類型的電子童書作為探討對象。而在內容類別上,本論文所謂的電子童書,不限於文學類型,知識類型的電子童書也包括在內。唯在論述舉例時,原則上盡量以文學類型電子童書為主。

參、電子童書在出版層面引生的挑戰
從出版層面來看,筆者認為電子童書對傳統童書,引生如下四項對兒童文學發展較有影響的挑戰:

一、書的傳統形式解體:
以同一規格頁面為基本組構單位,合幾個頁面依流水號序組構成冊,可說是傳統書籍的存在形式。這種有固定載體的形式在電子書中徹底被打破了。一方面,電子書的發行除了較常見有固定載體的碟片版外,還可以以無固定載體的形式來發行,如網路電子雜誌或網路圖書(web title),就都沒有固定的載體,是在讀者需要閱讀時,才透過網路傳輸給讀者。如果家用電腦和網路普及後,這種網路電子書可能會更重要,甚至成為電子書的主流。這種無固定載體書,對傳統圖書來說,簡直是不可思議,它可說創造了一種書的新形式,十足是書的形式革命。
電子書對傳統書引生的形式革命,另一方面是表現在頁的概念上。傳統書以頁為組合基準,一旦出版後即無從改變。電子書則既可保留傳統圖書頁的組合方式,又可以利用多媒體的技術,使多種媒體同步出現在一個螢幕畫面上;也可以利用超文本(hypertext)技術,多層組合一連續頁面或變更一部份頁面。也即電子書的頁面可以是傳統平面式,也可以是立體多媒化的,同時也可以隨時變換部份頁面或組構連續頁面。甚至可以透過網路聯結,任意擴增「頁數」。此外,電子書資料的儲存,除了轉成為0或1的數據外,它也不以「頁」為儲存單位。還有無固定載體的網路圖書,資料更是可隨時更新。
電子書所帶來的形式革命,是電腦多媒體與網路技術相結合的結果。它有促使書的內容更為豐富的作用。電子童書正是藉由多媒體網路技術的發揮,而得以呈現比傳統童書更為豐富的內容。此外,電子書的形式革命,也有改變傳統圖書出版生態的作用。作品依附「書」而存在,書的形式改變,與書相關的編製、創作、發行方式,自然也會隨之改變。也因為如此,童書出版電子化,必然改變傳統童書的出版生態,從而影響到兒童文學的發展。

二、書的內容多媒化:
書的內容表達,傳統圖書只能局限於文字、圖形,電子童書則文字、圖形、聲音(audio)、影像(video)、動畫(animation)多種媒體可同時並用、並存。多媒化結果,使童書內容由平面走向立體,由個別獨立(只以文字為主的印刷讀物與以聲音或影像為主的錄音帶或影帶無法同時並存)走向多元整合。多媒化無疑會使得童書版面更為活潑,內容更為豐富;也是電子童書比傳統童書,有更具吸引兒童優勢的地方。
多媒化對傳統童書引生兩方面的挑戰,一是將面臨喪失更多讀者的危機,一是編輯能力提升與編輯運作方式改變的問題。讀者喪失的問題,傳統童書早在六七十年代電視和錄影帶放映機逐漸普及後,就已面臨挑戰。兒童課餘花在電視和錄影帶的時間,比看印刷的讀物多得太多,這已是不用爭辯的事實。(註四)電子讀物這一波,究竟只會促成兒童縮減看電視和錄影帶的時間,還是到頭來又是擠壓兒童閱讀印刷讀物的時間。筆者認為恐怕仍是後者的成份居多,也即電子讀物會使傳統童書的讀者再度流失。
另方面,由於電子童書有整合現有各種媒體的功能,在未來家用電腦和網路普及後,電子童書很可能成為兒童讀物的大宗。如果電子童書繼續維持目前蓬勃發展的趨勢,則電子童書編製人才必然需求殷切。而電子童書編輯人才,是否能由傳統童書編輯來轉型擔任,還是須另闢培養管道?電子童書牽涉多媒體的表達與製作,聲音、影像、動畫、配樂,都是傳統童書不會涉及的。而且電子童書製作非常仰賴團隊合作,在編製運作方式,與傳統童書也有很大差異。因此電子童書編製,恐怕不易由傳統童書編輯人才來轉任。迄至目前,國內已出版的多媒體光碟片,只有少數是由出版社推出,就可看出電子童書與傳統童書兩種出版的確存在著鴻溝。遠流、信誼等大出版社直至一九九六年才正式推出電子童書,市場、人才相信都是影響的因素。如果人才與運作方式轉型不易,則未來電子童書出版, 恐怕不會是由傳統圖書業者所主控。換句話說,電子童書有可能促使兒童圖書出版市場重新洗牌,屆時也必將導致兒童文學外在發展生態環境的改變。從此一角度來觀察,則電子童書對傳統童書引生的挑戰不可謂不大了。

三、書的內容與遊戲和學習相結合:
除了內容表達多媒化外,電子書的內容也呈現與遊戲和學習相結合的特色。一書可以同時提供多功能的使用,是傳統童書較難做到的。電子書透過超文本(hypertext)、超媒體(hypermedia)的連結技術,使得內容同時具有可供遊戲和輔助學習的特質。布羅德邦公司(Broderbund)所推出的「活書系列」(Living Book)(註五),把內容區隔為「念給我聽」(Read To Me)和「讓我玩」(Let Me Play)兩大部分,可說幾乎樹立電子童書內涵的典型。也即電子書除了原本的主要內容(如故事本身)外,都同時配合提供可供遊戲和輔助學習的部份,只是有的有特別標明或獨立成一部份,有的則隱含在內容裡面而已。
電子童書內容結合遊戲,筆者指的是文本中特別闢出一部份或把文本的圖或文中的某一部份予特別設計,供讀者操控玩弄,並給出可供選玩遊戲的的項目或一些純鬧劇化的動畫或扣合內容的影像、動畫等皆是。基本上配樂也是一種遊戲的設計。這種在內容上結合遊戲的設計,對兒童有相當的吸引力,卻是傳統童書所做不到的。
輔助學習的設計,常見的有利用超文本給出文字註解,或朗讀出聲音,或給出註解性的圖畫、影像、動畫等,或以參互見方式與該書內文其他部份相連結、或內文與外部其他相關資料庫相連結等等方式。這些都有助於讀者對書的內容加深了解。此外,目前許多電子童書都提供有語文別的選擇(如布羅德邦「活書系列」可選英文或西班牙文,台灣的電子童書則都提供中文和英文供選擇),以及容許讀者做註記(Mark Up)和讓讀者編組故事(如遠流的「老鼠娶新娘」中就有此設計),也同樣是學習化取向的設計。這一部份學習化設計,對台灣的父母是有相當誘惑力的,也是電子童書佔有優勢而為傳統童書所不及的。

四、書能與讀者產生互動(interactive):
如前所述,電子童書內容由於與遊戲和學習相結合,使得電子童書具有多方面的功能。而此一多功能特性的發揮,即表現在互動的設計上。具有互動性是電子書的特色之一,也是對兒童能產生吸引力的一項因素。
而所謂互動其實是人機(讀者與電腦)的互動,電腦依讀者指示(以游標選按)執行播放或給出回饋(如等待信號,或提示再採取如何的動作,或給出回饋語等等),藉助互動,使讀者能順暢閱讀電子書。
互動牽涉導航系統的設計問題,它涉及電子書提供閱讀的方式。由於這方面傳統童書不必加以考慮,因而也是傳統童書編輯轉型較為困難的地方。

肆、電子童書在創作層面引生的挑戰
由於出版依附在「書」上,書的形式與組構編製方式改變,必然帶動創作的變革。作品創作主要涉及表達媒介與表達方式的問題,而表達方式又與書的形式和要提供閱讀方式有關。因此電子童書在創作層面,必然對應出版層面,給傳統童書帶來顛覆性的挑戰。它的挑戰,筆者把它總歸為兩部份:

一、作家獨尊地位喪失:
作家在傳統童書可說具有獨尊的地位,搶盡所有的光環。可是須仰賴團隊才得以完成的電子童書,作家卻無法獨享榮耀。而多媒化的結果,作品的表達也不限於傳統以文字為主軸,口語(語音)、影像、動畫、配樂等也都能作為表達的媒介,這些不同媒介的工作者,在電子童書中都要分享一部份原為作家獨享的光榮。此外,由於電子童書有別於傳統童書的組構方式,加上容許讀者選擇閱讀方式,無形中等於是把作家的作品加以割裂,這跟傳統童書,作品保持不容侵犯的完整性,絕然不同。這些無一不是在挑戰作家以往的獨尊地位。

二、創作表達途徑多元化:
電子童書表達的多元,顯現在四方面,即表達媒介的多元、敘述觀點的多元、內容軸線的多元與創作者的多元。
1.表達媒介的多元:是指電子童書的文本(text),不限於傳統童書的文字或平面靜態插圖。當前中外電子童書碟片,幾乎無不加附語音,而且許多人物的對話,除非在故事正文中提到,否則大部分都是用語音播出,而不在螢幕上顯示文字。如布羅德邦的活書系列和台灣包爾科技公司推出的「小紅帽」等都是採取此種方式。更為特別的是遠流的「老鼠娶新娘」,除了故事本文在螢幕顯示外,另外由四個不同角色所敘說的故事,全部都只有語音,可說語音的表達甚至重於文字。 而市面上的電子書,除了都加配語音外,使用動畫或影像來取代傳統的平面靜態插圖,更是電子童書用作為賣點訴求的主要表現方法。總之,我們可以說電子書多媒化,必然導致創作表達途徑多元化。
2.敘述觀點(narrative point of view)的多元:指的是由誰在敘說故事。敘事觀點的多元,指一篇作品可同時採用不同的敘事觀點來敘述,任由讀者選擇閱讀。傳統上作者創作時通常都要先選擇一個敘述觀點,或第一人稱或第三人稱。不論是採用第一人稱或第三人稱的敘述觀點,傳統童書通常所呈現的只是以所選定的敘述觀點而寫就的故事,讀者無法挑選不同的敘述觀點來欣賞故事。電子童書卻很容易容許以不同觀點敘述同一故事存在,讀者可隨時轉換挑選不同觀點敘說的故事。如遠流的「老鼠娶新娘」,就同時提供由四個角色來敘說此一故事。這種敘說觀點的多元,也是創作表達途徑多元的一種類型。對傳統童書的作者和編輯來說都是一種新挑戰。
3.內容軸線的多元:指的是故事可以分為幾條不同的情節線來發展,結局可以不同,也可以最後回歸同一結局。如台灣正謙翻譯版的「當白雪公主遇上小紅帽」,除把白雪公主、小紅帽、兩兄妹的三個德國古典童話並置,讓讀者選擇閱讀哪個故事外,每個故事都有三條發展軸線,其中只有一條軸線與原來的故事結局相同。
4.創作者的多元:是指一篇作品不必由固定的一位作者來完成。透過網路,一篇故事可由眾多有興趣的人參與創作,也因多人參與,會有不同的情節發展主軸(多線發展),甚至故事沒有結局,一直發展下去。目前電子童書還沒有出現此方面代表性作品,和經營如此創作的網站。但成人的網路文學參與創作,已屢見不鮮,著名的如國外的「253 Journey Planner」(註六),以及國內聯合報與文建會於一九九七年十一月開始創設的「文學咖啡屋—多結局小說網路大競寫」(註七)。這種容許讀者參與創作,形成一個故事多種版本,且可同時並存隨時供讀者選讀,甚至回饋意見,可說是為文學開拓了一種新形式。也因創作可供多元參與,使過去一人作家獨尊的時代開始崩解。將來這種創作多元的形式,也必然存在於電子童書中,甚至形成熱潮。

伍、電子童書在閱讀層面引生的挑戰
由於電子書的特殊組構,電子書必須藉助放映器或瀏覽器(Browser)才能閱讀。電子書無法直接閱讀,這是它比傳統圖書不方便的地方。此一不便的因素,可能要等到家用電腦與電視、電話、傳真機等合一後,讀者可以直接以手遙控選看時,或無線掌上型閱讀器低價普及後,才能降至最低。短時期之內,此一閱讀不便因素,當然還無法排除。但是撇開此一不便因素,電子童書在閱讀層面,相對於傳統童書,可說是創造一嶄新的閱讀型態,十分具有挑戰性。它的挑戰性彰顯在如下兩方面:

一、讀者自主權增加:
在閱讀層面來說,電子童書最大的特色就是透過互動性的人性化介面設計,容許讀者有多元的選擇權,不像閱讀傳統印刷讀物只能就文字或圖形閱讀。電子童書常見的多元選擇,不外下面幾種類型,有的幾乎包含各種類型,有的則欠缺其中一兩種。
1.能自行調整電腦螢幕底色,使自己在感覺舒適狀態下閱讀。
2.可就給定的語文別,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閱讀。
3.可選擇播放語音、音樂、影像、動畫。
4.可就給定的多線敘述,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線閱讀。
5.可隨時就自己喜歡的章節,或只就帶有遊戲性質的部份閱讀。
6.可透過連網作跨「書」閱讀。
從電子童書提供這麼多可選擇的閱讀途徑,顯示電子童書擁有相當大自主權,這也是傳統印刷讀物所無法擁有的。而多一項閱讀途徑選擇,無異於對原作品多一種割裂的方式。傳統印刷讀物一向維持作者作品的完整性,在電子書提供讀者多元閱讀的選擇下,作品遭到某程度割裂,使作者獨尊地位不再,無怪乎前麥克米倫(Macmillan)出版公司董事(Director),後自組多媒體代理公司的費爾德曼(Tony Feldman)形容它是「作者和讀者之間的平衡」(The balance of control between author and user)(註八)。

二、學習化的閱讀:
電子童書在閱讀層面的另一項重大特色是方便學習化的閱讀。這一項特色,同樣為傳統童書所無法做到。電子童書具有與學習相結合的特質已在前面(參之三)論述過,也因電子童書具有與學習相結合的特質,當然也就方便讀者進行學習化的閱讀。學習化閱讀,諸如聽對應文字的語音;查找線上(on line)字詞典;查看熱字(hot word)的註解或影像乃至動畫等;對自己喜愛的部份加以註記(bookmark)並轉存入自己的資料庫;利用參見(see)、互見(see also)瀏覽相關資料;透過網路追補查索相關資料,或利用網路的E-Mail,給別人回饋意見,或提出問題請別人回饋意見。這些可說都是學習化的閱讀方式,傳統童書要進行如此方式的閱讀,不是做不到,就是相當費時費事。這種學習化閱讀,是一種操作型閱讀,也是電子書的基本閱讀型態。對傳統童書的純文字思考閱讀來說,可說是在進行一種閱讀型態革命,借用美國「校園電腦雜誌」(Computers in Schools) 編輯詹森 (D. LaMont Johnson) 的說法,它十足是一種閱讀典範的轉移(a paradigm shift)(註九)。

陸、電子童書的教育價值
既然電子童書對傳統童書引生如此多的挑戰,它必然也具有許多有異於傳統童書所具有的教育價值。電子童書的教育價值,筆者認為特別值得指陳出來的有如下幾項:

一、可促進學童「右腦革命」:
根據認知心理學家的研究,人的左右半腦,各職司不同的訊息處理。文字訊息通常由左半腦在處理,傳統童書偏重在文字閱讀,也即使用左腦機會較多。學童多閱讀電子童書,等於增加學童與文字以外不同媒體的互動經驗,有助激發學童的右腦革命。

二、能滿足兒童的多元閱讀探索需求:
由於電子童書一般都結合了遊戲與學習,兒童在閱讀時有許多選擇的空間,不像傳統童書兒童只能專注於文字閱讀或插圖欣賞。

三、有助於學童改變傳統學習型態:
電子書使閱讀型態改變,從而也帶動學習型態的改變。尤其是網路書刊的檢索閱讀,更能預為從事學術研究奠下基礎。

四、能增進兒童的邏輯思考能力:
由於電子書的檢索使用方式,以及所提供的多線敘述表達,如兒童經常閱讀電子書,對於兒童的邏輯思考,將有相當的刺激與增進作用。

五、透過網路,利用E-mail參與創作或發表心得,異地的學童可增加彼此互動的機會,從而活絡自己的思考,強化自己的表達能力。

六、使教師有更豐富的教學資源:
電子童書除了對兒童有許多傳統童書所缺乏的教育價值外,對教師來說,更是增加許多可用的教學資源,善為利用,既有助於提昇教學品質,也俾益學生甚大。

柒、結 語
筆者認為童書雖然不可能完全電子化,但是大量走向電子化,將是不可避免的趨勢,與其抗拒、排斥,不如思考如何因應、利用。而我們對電子童書,萬不可只注意到碟片童書。網路童書更值得重視。
電子童書對傳統童書引生許多顛覆性挑戰,也因這些顛覆性挑戰,為學童帶來新的學習刺激,同時也豐富了教師的教學資源。身為教師,面臨電子童書到來的時代,應該思考如何利用,一方面是指導學生利用,一方面是用作為充實自己的教學資源,提昇自己的教學品質。
童書電子化也有它負面的影響,如使兒童更進一步摒棄文字閱讀、增加人與人之間的疏離感等,此些負面的影響,教師應有所覺知,並予適度防範。而有關電子童書負面的影響與防範,也是值得我們加強研究的地方。



附 註
註一:關於多媒體的各家定義不勝枚舉,對多媒體各家定義有興趣的,可參閱Galbreath, Jeremy “The Educational Buzz word of 1990’s : Multimedia, or Is It Hypermedia, orInteractive Multimedia,or...?”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pril 1992 P.15. 此篇文章共列舉有八家的定義。

註二:Gayeski, Diane M. “Making Sense of Multimedia:Introduction to Special Issu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May 1992, P.9。

註三:網路電子書(Web title),國內中山大學資管系陳年興教授鼓吹最力。在中山大學網站上,他介紹網路電子書,也展示他與學生們製作的網路電子書,陳教授對網路電子書定義為:「Web-Title是相對於CD-Title的觀念,把Title製作在Web上,讓使用者上Internet來使用。」見http/www.nsysu.edu.tw/~nschen/course/webtitle.htm。

註四:根據行政院主計處九十年十一月所進行的「青少年狀況調查」,在休閒活動方面,國中及以下的學生,每週平均休閒時間為11.73小時,其中花在看電視、電影、MTV或唱KTV的時間佔38.89%,高於其他各類休閒活動,花在閱讀報章雜誌小說僅6.78%。見行政院主計處網頁「青少年狀況調查」項中的「九十年青少年狀況調查統計結果綜合分析」一文,頁10。http://www.d.gbas.gov.tw/public/Data/5231843771.doc。

註五:布羅德邦公司的「活書系列」(Living Book),常被視為電子童書的代表性作品,許多往後推出的電子童書,幾乎都擺脫不了它的窠臼。該公司後來被美國藍登出版社(Random House)所購併。

註六:對該網路小說站介紹,參閱周月英「253神秘之旅」,中國時報,民86年6月5日第47版關卷周報。該站台位址為http:www. Ryman-novel.com

註七:參閱紀大衛「篡奪作者的位置:閱讀網路小說接力」及張愛娟「結局」(文學咖啡屋第一篇接力作品),聯合報86年11月30日第39版副刊。又該文學咖啡屋網址為:http ://novel.udngroup.com.tw。

註八:Feldman, Tony “Human Perspectives in Multimedia” Multimedia Review, Winter 1991/Spring 1992, P.61。

註九:Johnson, D. LaMont. “The Electronic Reader:A Paradigm Shift” Computers in the Schools ,Vol.12(3)199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