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10日 星期二

林立女士與她的童話作品(「小燕子南飛」代序)


        我跟林立女士認識、交往是建立在兒童文學的機緣上。在民國六十四年「洪健全兒童文學創作獎」首屆頒獎典禮上,我首次知道她的大名。那一次頒獎,林女士獲得少年小說組首獎。唯真正跟她有較親切的接觸,是到民國七十二年,因籌辦慈恩第三屆兒童文學研習會少年小說營的關係,我向佛教慈恩育幼基金會推薦禮聘林女士擔任駐會輔導老師。就在這一次為期一週的研習會,我才開始對她有比較深的認識,也才知道她除了創作之外,偶爾也接一些翻譯的工作。

林女士是在日據時代接受小學基礎教育的。她在讀小學的時候,就看了不少日文故事書、背了不少日文兒童歌謠,也因為這樣的緣故,導致她後來選擇兒童文學創作和翻譯,作為媽媽本職以外的副業。我曾問她較喜歡創作還是翻譯?她毫不猶豫的回答:當然是創作。她說她從事翻譯是把它當作是磨練文筆,兼觀摩別人創作技巧的機會。而不論是創作或翻譯,她一直覺得有中文表達比日文表達達難的困擾(迄今她私下偶爾還是會用日文創作),往往為寫出一句較適切的中文表達,就耗費幾小時,甚至幾天。在翻譯時,除了語意的忠實傳達外,她更重視語氣、語調要扣合原著,為此她也常為選擇適當的中文用詞,而感到困擾。林女士的困擾,其實正表示她是以極為認真的態度在從事創作、翻譯。她的用字遣詞所以顯得非常平實精簡,可說即是反映出她的溫和個性和認真工作的態度。


2009年2月9日 星期一

圖書分級制實施之問題與困境


壹、前言  
        我國自民76年解除戒嚴,民77年解除報禁以來,資訊流通大幅增加,相對的也使各類資訊的傳播管理,產生許多前所未有的問題。它所引生的最大挑戰,就是如何由權威審核的資訊傳播管理體制,進入尊重出版自由而又不對公共秩序和社會善良風俗產生危害,這是對民主社會的一大考驗。其中如何防止身心上在發展階段的青少年受到黃、黑資訊的污染,尤是為社會大眾所關注。國內在解嚴、解禁後,有關各類資訊的分級制度,經常被提出討論,原因也是在此。
  如何防止黑黃資訊污染青少年,一般來說,資訊分級制度,實不失為一種既尊重出版自由又有管制的好辦法。問題是民主社會常存在著不同的價值衝突,而分級的實施,背後又涉及業者的利益問題,因此在事前審核不容存在的民主體制下,要業者形成共識來實施分級制度,或使已實施的分級制產生實質的效果,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解嚴後的台灣,正是資訊傳播百家爭鳴的時代,從而各類媒體無一不存在如何實施分級制的問題,特別是涉及到有圖片或影像的資訊。

2009年2月1日 星期日

兒童文學的「存有」問題與兒童的「界域」問題


  兒童文學是不是自古就有了?如果不是,那是什麼時候開始有的?而且要怎樣才算是有了兒童文學呢?它的判別點如何?這些在在是所謂兒童文學的「存有」問題。再者,兒童文學的「兒童」指涉如何?青少年、幼兒是否都包括在內?它可有較具體的年齡界域?有兒童文學,是否還有所謂的青少年文學、幼兒文學?有的話,它們之間的關係又是如何?此些涉及的則是兒童的「界域」問題。本文擬探究的,正是兒童文學的「存有」與兒童的「界域」這兩個問題。


兒童文學與幼兒文學的分化-國內圖畫書和幼兒文學發展的一些觀察


  近幾年來,國內幼兒圖畫書出版一片蓬勃,它反映出什麼現象?又潛存著哪些問題?本文試從兒童文學與幼兒文學分化的角度,述說個人的看法,願方家有以指正。

「圖畫書」、「幼兒文學」兩詞彙的流行,象徵我國的兒童文學已走上再分化
  從發展的歷程來看,兒童文學原是依附在成人文學之下慢慢獨立發展開來的。同樣的,幼兒文學也是由兒童文學分化而來。分化通常是表示某一依附的事已發展到一定的自足程度,可以成為獨立的個體另行發展。因而分化的現象,多少代表某一事的內部發展狀況。至於如何判斷原為依附的事是否已經完成分化,可以有多種的觀察指標。其中一種,便是看看有無專屬的描述術語,用以指稱此一新分化出來的個體。有專屬的用語且普遍為界內所接受使用,即表示新個體已發展到有獨立存在的空間。當然新個體從舊的依附個體分化開來,並不代表新個體業已發展成熟。新個體要達到真正發展成熟,通常自分化成為普遍事實後,都還得經歷一段時間。準此一觀點來觀察,則我國的兒童文學與幼兒文學,可說是一直到近十年,才逐漸分化完成。而「圖畫書」和「幼兒文學」這兩個用語的普遍化則是分化完成的象徵。

兒童文學與兒童文學「學」


引言
  隨著兒童讀物出版的蓬勃,「兒童文學」已逐漸成為大家所耳熟的名詞。可是耳熟不一定能詳,本文且從學門—也即兒童文學「學」的觀點,來探討兒童文學是什麼?它的本質如何?以及兒童文學包括的範疇和使用的研究方法如何?最後順便省視一下國內兒童文學發展的狀況。

兒童文學「學」成立的條件
  此所謂的「學」指的是成系統的大知識體系。兒童文學學可以成立嗎?換句話說,兒童文學能夠在學術的殿堂擁有一席之地,成為學者研究的對象嗎?如果肯定的話,它的成立條件如何?

幼兒文學小透視


  除了「兒童文學」外,近年來或許你也常聽到、看到「幼兒文學」這個新詞彙。對於此一新興起的幼兒文學,可不知你是如何看待它?在這兒,且提供幾點看法供參考。
  幼兒文學走向獨立,有社會發展指標的意義。幼兒文學是從兒童文學中分化出來、專指學齡前兒童所閱讀的作品。幼兒文學不再依附兒童文學是因為社會發展的需要,背後因素乃是幼兒教育普及和經濟繁榮所致。

  由於幼兒教育未納入正規學制,一個社會通常都是在經濟發展到某一階段後,才有餘力重視幼兒教育。

  其次,幼兒文學是高度仰賴影像傳播的文學,而幼兒的學習管道通常也是影像、聲音、觸摸重於文字。

  然而,正由於高度仰賴影像傳播,使得畫家,乃至音樂工作者,在幼兒文學創作上與作家幾乎有並駕齊驅的地位。這種具有高度科技整合的性質,更是幼兒文學的另一項特色。

  此外,為了發揮較好的傳播效果,幼兒讀者常需有成人「伴讀」,在共讀的激盪下,影響所及的常不只是幼兒讀者而已。

  因此,幼兒文學的推廣,有助益文學生態圈的擴大,又有促進社會和諧的功能,光是這一點,幼兒文學就不容小視。

※ 本文原載於1992年2月27日,聯合報,23版。
 後收錄於洪文瓊著《兒童文學見思集》,1994年6月,傳文文化出版。

當前台灣兒童文學發展狀況管窺


  兒童讀物是兒童的精神食糧,也是兒童文學藉以展現的媒介。一國的兒童文學發展狀況,大體上可透過該國出版的兒童讀物來觀察。本文即以此觀點為立論。
  一九八八年是台灣邁向全面開放(1987年7月15日解除戒嚴,同年11月1日開放大陸探親),也是台灣本土人士李登輝總統開始主政(1988年1月13日蔣經國總統逝世後繼任)的年代,是台灣社會發展的一個分水嶺。基本上台灣的兒童文學也是由此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要論述「當前」台灣的兒童文學,筆者認為值得把一九八八年迄至現今二○○五年這將近二十年的時段一起看待。限於篇幅,本文採取較宏觀式的論述而不及細節。

插畫人才培育的基底思考


一、「插畫人才培育」的論述基調
  要談「插畫人才培育」,宜先對「插畫人才」予定位。要定位「插畫人才」,則有必要先理清「插畫」的指涉內涵,要理清插畫的指涉內涵,關鍵在於能析理出插畫的特性。

二、插畫的界域及其特性
  插畫最主要的特性在於它與文本有不可分割的共存、共生關係,也即插畫本身具有文本依附性的特質。它的專業能力,即展現在能以圖像的語言(或視覺要素)來表徵、詮釋並豐富、增益文本的內容。因而所謂插畫專業能力,絕不只是「畫」方面的能力。而且既使是「畫」方面的能力,也應有別於「純藝術」或「傳達設計」方面的創作。
  其次就插畫的表現媒材來說,限於用繪畫工具、材料所進行的創作嗎?如以攝影來作為配圖,也可以算是插畫嗎?再者圖畫書的圖畫、一般讀物的配圖,乃至衣服上的圖飾也可以算是插畫嗎?我們談插畫人才的培育,是指這些各類的人才嗎?